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

「從悅讀出發」計劃第六回

「從悅讀出發」計劃第六回
  
達20分以上,累積人數共167人
遞交閱讀報告累積共471份

初中級班際第一名1D班











高中級班際第一名4F班 








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

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出「地區資料特藏」


進行專題找地區資料可以有取得更多資料資源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十八區積存文化資源


 
馬年伊始,首先恭祝大家新春大吉。馬年談馬,中國有關於馬的詞語可真不少,「馬到功成」、「一馬當先」固乃眾生所願;「龍馬精神」更是常青的新年祝賀語。關於馬的成語也多不勝數,其中就有「白駒過隙」形容時間過得很快。相信不少朋友在年頭回顧過去展望前景時都會有此同感,時間過得真快,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溜走了。在這時候,讓人更感到保留記憶的重要性,因為認知過去,方可開創未來。

舊照片展資料豐富

香港這城市,需要整理良好的文化歷史資源庫,從而繼往開來。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行「影藏歲月———香港舊照片展」,透過豐富的館藏和夢周文教基金會的歷史圖片,配合創新手法製作的多媒體節目,把香港舊貌重現觀眾眼前。這些珍貴的歷史影像,除街景、城市面貌外,還有關於民生、娛樂及商業活動的真實紀錄,展示香港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的發展歷程。

善用圖書館資源

不只是這次歷史圖片展覽,在平常時候,香港中央圖書館及六間主要公共圖書館即大會堂、九龍、沙田、荃灣、屯門和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,均設有「香港資料特藏」;中央圖書館還備有香港口述歷史特藏,配合多媒體資訊系統以及館藏資料,方便市民進行參考或研究。

由2007年起,香港公共圖書館在全港十八區分別推出「地區資料特藏」,蒐集與地區有關的不同課題的資料,存放在每區指定的一間公共圖書館。目前,存放於十八區公共圖書館的地區特藏,合共有超過4000項,包括書刊、地圖、照片,影音資料等,內容涵蓋區議會事務、地方團體、地區活動、傳統文化、宗教節慶、歷史和名人、旅遊景點、名勝古蹟及規劃發展等。

地區上的資料形式多樣,非常分散。香港公共圖書館於是透過活動及社區參與計劃,包括與學術及教育團體協作,多渠道收取資料和徵集文獻,加以整理後存放於每區指定一間公共圖書館內即將構建的「地區文化及歷史資源角」或多媒體資訊系統,以方便市民閱覽,亦希望藉此增加對社區的認識和歸屬感。

我們也鼓勵學校廣泛利用圖書館資源,讓學生進行專題研習。圖書館會於各區舉辦各式各樣有關的推廣活動,如專題講座、專題書籍展覽等,向市民推介各類資源館藏,以及地區文化歷史資源,引發市民興趣,讓這些文化遺產繼續承傳下去。

各地區公共圖書館亦會透過區議會的社區參與計劃,與相關的團體或政府部門協作,按各區的不同特色,舉辦多元化的推廣活動如展覽、專題講座、書籍介紹等,從而加強市民對地區文化、歷史沿革、社區發展的認識,以及提升其文化素養,同時也有助增加居民的歸屬感。

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

來源:香港商報 A02  |   香江評論  |   局長隨筆  |   By 曾德成  2014-02-10

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

五大傷眼惡習



五大傷眼惡習

來源:蘋果日報A10  |   健康與醫療  2014-02-04


【本報訊】經常胡亂捽眼、長時間用電腦或戴隱形眼鏡睡覺等不良習慣,均有機會損害眼睛及視力。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列舉市民五種常見傷眼惡習,部份嚴重的可致眼角膜變形、視網膜脫落,甚至永久失去視力等後遺症。市民要護眼,其實毋須購買坊間各式各樣的保健產品,最重要是保持均衡飲食,讓眼睛有適當休息及避免過勞,已是最佳護眼方法。他強調護眼習慣應從小培養,家長應避免讓子女自小開始玩手機及iPad等電子產品,減低過早患近視風險。

記者:梁麗兒

幼兒玩平板電腦

不少家長讓年幼子女玩手機或iPad等的兒童遊戲,隨時危害眼睛健康。鄭指出,電腦螢幕的強光,有機會令兒童感到刺眼,甚至誘發抽筋等問題;兒童近距離玩電腦,也會提高患近視風險。他表示,本港有約10%小一及60%小六學童患有近視,情況比以往加劇,提醒家長要注意保護子女視力。兒童經常玩電腦遊戲也會阻礙其感官發展,難以掌握真實物件的情況。他建議兩至三歲的兒童,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,小學生亦應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腦,使用期間應保持一定距離,避免離螢幕太近,並在充足光線環境下使用,減少眼睛疲倦。

經常捽眼傷角膜

鄭澤鈞指,眼角膜先天脆弱人士,經常捽眼可致角膜變形,由正常的半圓形變成錐形,致視力未能聚焦。他的診所過去三年曾進行200宗關於錐形角膜的手術,以往在公院工作時每年亦有數宗懷疑因捽眼致錐形角膜的病例,估計九成有錐形角膜的病人均有捽眼的不良習慣。

捽眼也可致眼球玻璃體受壓,令視網膜脫落,若戴隱形眼鏡捽眼,更分分鐘致角膜受損,增加感染風險。他提醒市民應避免捽眼,一旦眼睛不適,可使用滋潤眼藥水減低痕癢。如必須要捽眼止痕,可用手輕按眼部痕癢皮膚的位置,若因眼睛敏感致痕癢,應使用專用藥水。

漆黑環境睇手機

電子娛樂產品日益普及,不少人喜歡在睡前爭取時間回覆WhatsApp或瀏覽facebook,在關燈後仍看手機或iPad。但其實在漆黑中看手機因放大了瞳孔,聚焦用神,會加劇眼睛疲勞,螢幕刺眼強光更可能令偏頭痛人士病發。

近年有醫學研究指,在漆黑環境中用手機可令感光細胞受損,長遠增加致盲風險。台灣也有醫生指,曾於短時間內接獲過百宗,因睡前關燈玩手機致黃斑病變的個案。但鄭澤鈞表示,現時仍未有足夠數據證明,黑暗中用手機會增加眼疾風險,但強調手提電子產品主要方便都市人外出使用,在家始終使用傳統桌上型電腦較佳。

長時間使用電腦

長時間使用電腦者,雙眼因用神閱讀,會減少眨眼次數,由正常每兩至三秒眨1次,至約每10秒才眨1次,令淚水揮發增加,造成眼乾問題,此外螢幕刺眼也會增加眼睛疲勞。鄭建議市民每使用電腦半小時,便讓雙眼小休,如望窗外遠景,但最好在六米範圍內。如辦公室環境太狹窄,不妨在工作上放一面鏡子,休息時觀望鏡中影像代替遠景。同時要多眨眼,以增加淚水分泌,也可不時閉目10至20秒。

雙眼應與螢幕頂部成水平線,向下垂望螢幕,以減少眼球外露、減輕淚水揮發,螢幕與眼睛須保持一隻手臂距離,太近會增加近視風險。

隱形眼鏡戴太久

經常有市民因戴隱形眼鏡「過夜」睡覺致出事,鄭表示,每年均會接獲一至兩宗因戴隱形眼鏡睡覺引致不適的求診個案,去年便有一名30多歲男子,戴隱形眼鏡過夜睡覺後,雙眼因缺氧出現眼紅等症狀,其後更感染綠膿桿菌,右眼須接受角膜移植手術。

另有一名20多歲女子,戴隱形眼鏡到海灘游泳,因角膜表皮受損,讓細菌有機可乘,不幸感染阿米巴變形蟲,右眼傷口留有疤痕,只餘五成視力。

如戴隱形眼鏡BBQ,更應避免坐近燒烤爐,以免眼乾致角膜受損。

護眼錦囊

避免「趴面」睡覺壓住雙眼

如長時間使用電腦,應多眨眼或休息時望遠景

雙眼與電腦螢幕保持約一隻手臂距離

幼兒避免自小開始使用電子產品

避免捽眼

避免在黑暗中看手機

隱形眼鏡須每日清洗及除下,不應戴過夜或戴游泳

選擇具有防曬功能的太陽眼鏡

看3D電影前後,減少看手機和閱讀,以免眼睛疲勞

資料來源: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

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

電影《偷書賊》

來源:信報財經新聞 C04  |   影音地帶  |   熒幕焦點  |   By 心雨  2014-01-27




焚書=焚毀創意與智慧 偷書=偷取知識改變命運


在時代巨輪下,普世價值觀再難以被定義為對或錯,反正時代演變成這樣,活在當下的人只能跟隨當下的價值去活。

書本,代表前人留下來的知識與智慧,各式各樣的書本,令世人找到歷史痕及各種代表不同階層、不同單位、不同人物的不同價值觀。我們不能只保存有同一價值觀的書本,然後把其他的書都毀掉。書本,藏各種各樣的大智慧,不同理念的書給不同的人發揮不一樣的所長、獲得不一樣的啟發。電影《偷書賊》亦然。

能夠將「書本」與「價值觀」畫上等號的電影作品不算多,近期的《偷書賊》是其一,故事中的女主角莉塞爾,因家境清貧沒有受過正統教育不識字,而她卻很喜歡看書,當她到了寄養父母的新家庭生活時,便開始努力認字,她為能夠從書本得到無窮無盡知識感到狂喜。

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下的德國,一切文化和知識皆被認為是荼毒人民思想的罪惡之物,街上要舉行大型的燒書運動,迫使人民把書本拿出來燒毀,所有書本皆被封殺。其時幾乎所有人皆認為書本是邪惡的、需要燒毀的,只有女主角保持清醒,並倔強地想把書本保留,在燒書活動結束後,她折返廣場把還未燒毀的書拾回來,希望能夠讀它一遍。這種愛書心切的態度,令人動容,亦在提醒我們書本的重要性。

現今社會科技發達,互聯網上已有無限的資料信息供人搜尋,只是信息的真確性令人懷疑,資料的出處亦未必能夠得知。互聯網方便直接,打字然後按輸入鍵已能令全世界人看到你的文字,但始終書本有其認受性,因為從資料搜集、編輯校正、排版製作以至釘裝印刷等,對待知識的方法實在認真得多。《偷書賊》同名原著是在2005年出版的,此書令人有種錯覺以為是很多年前的作品,因為這個主題在當今世上似乎已經沒有太多人在乎。

原著宣揚反戰信息

澳洲作家馬格斯朱薩克(Markus Zusak) 創作這本小說時,目的是希望宣揚反戰信息,因為戰爭時期的獨裁者總是希望人民是愚昧的,書本會令人增進知識與智慧,那是當權者最懼怕的事。因此獨裁者總愛叫人民交出書本燒毀,他們總認為時代是他們創造的,舊有歷史遺留下來的痕不應保存,因為他們是新時代之王,成就他們上位的就是推翻舊制度,那記載過去的書籍又怎能保存下來呢?

除了德國的希特拉,中國亦有秦始皇焚書坑儒,意念相同。納粹黨的崛起,令當時人民的言論自由受到嚴重壓制,焚書事件時有發生,當時人民的所有思想方向及閱讀選擇均要跟從官方指引,大部分人已習慣思想受控,只有莉塞爾能從學習中明白思想及創意是屬於自己的。

電影忠於原著,以死神為第一人稱述,縱使如此,故事依然充滿慈悲之心。死神一直在莉塞爾身邊眷顧她,也不停地奪走她身邊至親的生命,一開始便奪走了她弟弟的生命,而在電影開始時死神的聲音述,已經說明了不論你如何努力,人類就是不能永生,你最後的結局必定是死亡。

最醜陋中尋最美麗

看似冷眼旁觀生命之真諦,但故事卻一直滲透人情味,女主角在廣場燒書活動結束後折返偷書,被市長夫人經過時看到。原本這可以是殘酷結尾的序幕,但事情發展卻是充滿轉機的。這故事把一切悲哀的事情幻化成美麗的人生過程,猶太人要藏身於莉塞爾之家的地牢不見天日,原本帶點絕望之情,卻又能因莉塞爾的一個鬼主意,令地牢變得充滿愛。原本整條天堂街的人都要躲在防空洞內,聽空襲的炸彈轟轟令所有人不安,但莉塞爾的養父卻在此時彈奏手風琴,悠揚樂韻紓緩所有人的緊張心情。反正每個人終需一死,能夠以知識及藝術令生活好過點不是更好嗎?這就是書本與知識、藝術與音樂能夠改變命運的原因,令人能在最醜陋的時代中尋找生命中的最美麗。

此片的製作團隊曾負責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,因此在視覺效果方面絕對有水準。導演拜恩伯斯禾(BrianPercival)曾執導的劇集《唐頓莊園》剛奪金球獎最佳電視劇,他認為二次大戰是史上最危險與邪惡的時代,而當中發生的一切善良舉動均令人感動。當他看到《偷書賊》原著時,被當中情節深深吸引,因為故事是如此勵志,女主角的倔強亦令他動容,促使此戲的誕生。美中不足的是荷里活通病:故事明明發生在德國,主角都是當地人,卻以英文作為主要溝通語言,而英文當中又要夾雜德國口音,難免令人抽離。另外電影亦採取了較為直接的手法去講述故事,令未看過此書的觀眾能夠簡易接收故事當中的信息。

人性就是如此,愈禁忌愈吸引,因此當書本成為禁忌品的時候,會令人對其渴望激增;反觀在資訊爆炸的今天,書本被愈來愈多人遺棄。2002年電影《小裁縫》(又名:《巴爾札軌與小裁縫》)由法藉華人戴思杰執導的內地電影,講述由劉燁、陳坤飾演的兩位知青被下放到四川深山村落裏接受再教育,認識了由周迅飾演的小裁縫,三人感情微妙。而小裁縫得知某地藏有許多禁書,於是兩位知青將書偷回來,並為她口述書中故事。

因為這些故事,令她得到嶄新的思想,更決定離開村落到大世界增長見聞,再一次見證知識改變命運,同時看到書本的重要性。而小裁縫看的禁書當中,有不少巴爾扎克的作品,他是十九世紀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的作者之一,其作品經常無情地揭露社會的不公與黑暗。書本在某層次上代表「知識」,那是一種對智慧增長的價值,社會有多重視「書本」,便等同有多重視「自由意志」這份價值觀。

拒絕監控捍思想

就像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杜魯福(FrancoisTruffaut) 曾於1966 年執導科幻電影《華氏451 度》(Fahrenheit 451 ),故事藍本來自1953 年美國作家Ray Douglas Bradbury所寫的同名小說,其作品取材自1951年在2月的Galaxy Science Fiction 中發表的中篇小說《消防員》(The Firemen )。故事述一個壓制自由的未來世界,那裏禁止所有人閱讀,人民不能擁有自己的書籍。所謂的消防員工作不是滅火,而是焚書,故事主角就是一名負責焚書的「消防員」。華氏451度,正是紙張的燃點。

一直以來人們對這故事的理解各有不同,主要認為信息是帶出歷史中焚書等同於思想壓制,而原作小說家則表示這故事希望令人關注電視對人們閱讀習慣的脅,有電視後,人們便花時間在畫面上,忽略文字的樂趣,更解說「文字無用論」。故事目的是探討人與書的關係,科技與娛樂對人們生活造成的變化、政府與媒體如何聯手增強社會控制等各方面有深刻的描寫,只看電視影像而忽略文字吸收令人變得混沌愚昧、喪失創造力。作者同時藉此表達自己對書籍與文字的熱愛,這種情懷亦是這個時代罕有、值得我們珍惜。此故事七年前有傳會再拍全新版本,可惜因為投資問題,遲遲未能開始製作。

去年日本亦有《圖書館戰爭》一片,同樣由小說改編,故事更先後被改成漫畫、電視動畫、劇場版動畫,最後才成了真人版電影。故事中的社會,所有書本也要經過良化隊審查才能進入市面書店,而圖書隊則是負責保衛被消滅的書本。其實單單是整個社會需要審查才能讓有關書本流入市場,已經左右了整個社會的自由。

趁今天,我們還未有政府控制閱讀之種類時,請好好珍惜所有書籍,別讓它的地位愈降愈低。社會需要書籍令人得到啟發及真正成長,假設閱讀書本的選擇受到監控,其實已經直接影響到人的思想,這當然是不能接受的,需要人啟動自我危機意識去為自己及下一代進行一場思想捍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偷書賊》文字浴

本周新片香港上映日期:2月6日

改編自Markus Zusak的小說的《偷書賊》主力敘述書本、文字的影響力,同時又花上頗多筆觸描繪多個要角的悲喜感受,但隔靴搔癢,控訴力一般。導演要集中火力於書本文字,拍攝希特拉怎樣妖言惑眾、納粹黨焚書打壓言論自由等......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圖書館館藏

書名 作者
偷書賊 =The book thief /馬克斯.蘇薩克(Markus Zusak) ; 孫張靜譯. 馬克斯.蘇薩克(Markus Zusak).
圖書館內亂 /有川浩(Hiro Arikawa) ; 章澤儀譯. 有川浩(Hiro Arikawa).
圖書館危機 /有川浩(Hiro Arikawa) ; 章澤儀譯. 有川浩(Hiro Arikawa).
圖書館戰爭 /有川浩(Hiro Arikawa) ; 黃真芳譯. 有川浩(Hiro Arikawa).